整套戲唔係以傳統故事「起承轉合」講故事,導演譚家明直言用片段式寫一班好自由年青人,以即興方式做任何嘢,等待生命力爆發。
即興,係年輕人獨有嘅意志與生命力。做事無太多顧慮,想做就做,唔會好似成年人咁多顧慮,做任何事前都先要計過度過。
戲內張國榮同葉童認識第一日就發生關係,就咁開始成為戀人;而湯鎮業同夏文汐先成為冤家,之後喺胡鬧、互相挑逗嘅過程裏成為戀人。後來,湯原本約定夏喺佢人多擠逼嘅屋企做愛,湯盡力使走家人,但中途兩度被鄰居打擾,最後仲要被唔知情嘅阿爸以鎖匙開門入屋,跟住阿爸嗰班麻雀好友仲要入屋開枱,搞到慾火焚身嘅佢地只好掃興走人。兩人當然意猶未盡,搭電車打算到夏嘅屋企再續前事,但慾火難耐,兩人喺上層電車,不顧中年男乘客鄙視,肆意挑逗,逼走男乘客,當場發生關係。
▲當年電車性愛場面惹來極多批判,要刪剪鏡頭先可以通過電檢處。
▲哥哥(戲內飾Louis)與葉童(戲內飾Tomato)在餐廳偶遇,認識第一天便發生關係。
原來,最初劇本構思係到夏嘅屋企翻雲覆雨,但拍戲時出現阻礙,導演譚家明一轉念,就諗到喺電車上拍。電車有固定軌道行走,偏偏湯同夏就要喺好有規範嘅公眾空間做愛,越出社會所制定嘅軌道。
其實所謂「社會」,講穿咗就係由一班有權力嘅成年人所「操控」。規範就係由果班有權有勢嘅成年人制定。而規範、制度好多時其實都係由呢班「成年人」講左就係。簡言之,呢班「成年人」即係「老屎忽」。佢哋睇到性玩具店播性玩具宣傳廣告、睇到女學生被男老師引誘嘅新聞、睇到好多學生承受唔到壓力就會「聖人mode」、「父母心」上身,指罵年輕人「不懂事」,「唔識諗」,「唔識保護自己」芸芸。
其實班「成年人」何嘗又懂得年輕人嘅心事?
但年輕人其實已經失望到「唔在意」呢個令人失望、由成年人所操控嘅「社會」-反正年輕人做咩都好,都會被「成年人」指著鼻頭罵,例如「宜家啲90後少少嘢都唔捱得」,擺出一副「我老子後生時都係捱返嚟,香港呢個地方遍地機會肯捱就有」、「少少嘢就喺到嘈天巴閉」、「老子食鹽多過你食米」嘅噁心嘴臉。戲裏兩對情侶到大嶼山過田園生活,好似遊牧民族一樣,鍾意做咩就做咩,無所事事。對於佢地嚟講,意義唔重要,反正無無聊聊又一日,其實都係日常生活一部份。更何況,呢個由成年人操控嘅社會根本唔到佢地話事。
戲裏當葉童講:「嗯!我地對社會好似無咩貢獻咁」張國榮即刻大聲反駁:「咩社會,我地就係社會!」其實隱約反映咗嗰一代年輕人嘅失落。
兩對情侶過遊牧式生活,夢想坐張國榮嘅船「Nomad」橫過阿拉拍,對生命充滿熱情,但就被戲內嘅「成年人」當頭潑冷水,以日文嘲笑佢地「竟夢想穿過阿拉拍,真係傻仔」。
年輕人在意嘅嘢事,原來呢個社會裏嘅成年人根本就唔在意。既然年輕人在意或唔在意,嗰班成年人都唔會變,社會依然跟舊規則行,唔會聆聽年輕人嘅心底話,咁倒不如「唔在意」呢個社會點諗佢地,胡混過日子。反正「唔在意」呢個成年人嘅社會,仲會活得比在意嘅人更快活。
佢哋過住「遊牧」生活,放浪形骸,又何嘗唔係對嗰個由「成年人」講咗就係嘅社會,一種消極嘅抵抗?
反正「我哋(年輕人)就係社會」,唔需要理會成年人嘲笑、冷眼嘅目光,因為將來嘅社會係我哋,我哋就係社會。
圖片及資料來源:互聯網
文:我左眼眉跳